一线来风|“花样生活”带动乡风文明——走进马渚乡村感受“美丽庭院”建设新风尚
夏日的马渚镇庙前村大河沿新村,一场视觉盛宴正在上演。走进这个农村集资房区块,仿佛置身花的海洋——各色月季摇曳生姿,绣球花团锦簇,百合热情绽放,矮牵牛活泼可爱……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成了微型植物园。
庙前村一村民庭院生机盎然。 记者 张云霞摄
新村里最“耀眼”的当属“80后”妇女陈亚飞家的庭院。从公共绿化带到庭院围墙,从花坛到各式花箱,处处都是精心布置的园艺景观。“一开始只是想种点花草装点院子,谁知入住的两年多时间里,花草越种越多,路人看到了也喜欢停下脚步、拍照打卡。”说起自家的“美丽庭院”,陈亚飞很是自豪。
“当初选择这里,就是看中了门前的大院子。”陈亚飞说,自两年前从集镇搬到这里后,她实现了自己的“花园梦”。与普通庭院不同,陈亚飞的花园处处体现着现代感:自动喷淋系统定时浇灌,景观灯光点缀其间,风铃随风轻响,为花园增添了几分灵动。为了打理这些“宝贝”,她经常在“小红书”上学习种植技巧,“看到一年四季花开不断,特别有成就感。”
陈亚飞的养花经历,折射出农村居住环境的改善。过去住在商品房时,她只能在狭小阳台勉强种几盆花;如今有了大院子,不仅实现了园艺梦想,还意外成了村里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和“网红打卡点”。“看到我花草种得好,经常有邻居过来讨教经验。”她笑着说。
随着“美丽庭院”建设的深入,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庙前村妇联干部杨利英介绍,现在村民茶余饭后的话题常常是“什么花好养”“怎么搭配更美”,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住在同一小区的妇女陈亚群是一名“马渚媳妇”。陈亚群夫妇俩在马渚工作,在余姚城区居住。“后来儿子读大学了,我们比较空闲了,加上在马渚工作多年很有感情,2018年的时候我们买了这里的房子,准备在农村里养老。”搬进新家后,陈亚群开始精心打造自己的庭院。她尤其钟爱黄木香,每到四五月份,金黄色的花朵爬满枝头,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壮观又浪漫。“花开的时候,邻居们都会来拍照,连路过的村民都会驻足欣赏。”她笑着说。除了花草,她还特意在院子里挖了一口小池塘,养了几条锦鲤。“每天喂鱼、看它们游来游去,心情特别放松。”对她来说,这样的生活简单却充满乐趣。
还有村民胡青青,她认为,“养花更是养心情,看到开花结果,心情也变得很愉悦。”胡青青在自家院里种有康乃馨、长寿花、凌霄花、绣球花等,在花香鸟语中享受慢生活的惬意。“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选择在乡村养老、休闲居住,阿拉妇女也要发挥作用,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更多人发现乡村的美好。”胡青青动情地说。
以庭院“小美”聚合乡村“大美”,既留住了乡愁,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种变化正是马渚镇“美丽庭院”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马渚镇通过“美丽庭院+”模式,鼓励村民将自家庭院打造为“微景观”“微花园”,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为乡村旅游增添了亮点。
沿山村牢固树立“道德立村,生态富村”的发展理念,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通过河道整治、绿化提升、村道改造、节点打造等举措,推动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文明乡风的持续浸润下,村民自觉参与庭院美化、扮靓房前屋后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一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沿山村一户村民家门口的风景。记者 张云霞摄
走进沿山村,牌坊两侧“党指幸福路勤开致富花”的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道整洁、绿意盎然。更引人注目的是村民家中一个个精心打理的“美丽庭院”,它们不仅是村民生活的“小确幸”,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细胞工程”。
73岁的王才坤和老伴住在村里的一幢自建房里,每到周末,住在泗门的儿子和儿媳会带着孩子回村居住两天,感受宁静、恬淡的乡村生活。“儿媳喜欢种花,不仅在他们自己家里种,还把阿拉家里也打扮得像个花园。”王才坤说,儿媳爱种花让他们老两口的庭院四季如春。
“看到花儿开了、果实熟了,心里特别甜。”王才坤笑着说。院子里,柚子树、无花果生机勃勃,废旧轮胎改造的花盆错落有致,木质座椅更添田园情趣。微风拂过,花香四溢,这个充满生机的庭院,正成为新时代农民美好生活的生动写照。
75岁的符伯勋则将自家庭院打造成了“花园+果园”的生态乐园。平整的草坪、石板小径、月季拱门,处处彰显匠心。石榴、文旦、柑橘等果树长势喜人,樱花、杜鹃、红枫点缀其间。他还精心培育了两棵罗汉松。“平时我给树木修剪枝条,让它的造型更加好看。”符伯勋笑着说,罗汉松的叶片终年翠绿,姿势挺拔,而且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寿命很长,象征着坚韧不拔、健康长寿,是一种“长寿树”,“罗汉松有很好的文化寓意,可以守护家庭安康!”“未来,沿山村将继续深化‘道德立村,生态富村’路径,让更多村民在共建共享中收获幸福感。”沿山村妇联干部张尔斌说。
“美丽庭院”不仅是风貌的提升,更是乡风文明的生动体现。如今,行走在马渚镇的乡间小路上,一户一景、一院一韵,“美丽庭院”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扮靓村民的幸福生活,绘就乡村振兴的动人画卷。
“‘美丽庭院’之美,不仅在于风貌环境优美和产业发展活跃,更在于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起到的示范引领作用。”马渚镇妇联负责人表示,如今,“在马渚遇见‘美丽庭院’”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精神文明实践的有益探索,将带动更多家庭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