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村妙招|洋山村:“漾漾红”映红共富路
“邹书记,再给我拿50箱杨梅露酒,这个口感真不错。”日前,来自宁海的杨先生又一次来到低塘街道洋山村自提杨梅露酒。仓库里,一排排深红透亮的酒瓶在灯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这是村里自产自销的“漾漾红”杨梅露酒,也是洋山村从“杨梅烂地”向“酒香满园”蜕变的见证。
生产车间内,正在酝酿杨梅露酒的大缸。 记者 蔡银欣摄
洋山村坐拥1500余亩杨梅林,这里的杨梅树多是“老寿星”,饱满透亮、酸甜浓郁的“荸荠种”是其中的主角,每年六月,紫红的果实压弯枝头,但这份自然的馈赠曾让村民又爱又愁,鲜果难储存、雨季易滞销的困境,曾让满山“红宝石”成了甜蜜的负担。
今年杨梅季,连绵的雨水让村民严长学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但好在他有“靠山”。“往年这时候,我得凌晨上山采摘,再挑担赶集市,花费一整天都不一定能把杨梅卖完。现在好了,摘下来交给村里就行!”他将满满两筐杨梅运到合作社收购点,笑得舒展,“去年靠合作社卖了近2万元杨梅,今年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收购价比较稳定,我心里踏实得很。”
严长学的安心,源于2023年,在村“两委”支持下成立的“漾漾红”果蔬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用“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村民提供种植技术、农资和产品销售保障,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致富。起初村民们疑虑重重,但去年合作社4万多公斤的杨梅收购量让200多户村民吃下了定心丸。今年,越来越多的村民提着自家的杨梅赶来,载满杨梅的三轮车,在合作社门口排起长龙,成了杨梅季一道特别的风景。
“漾漾红”的破局之道,在于让杨梅跳出“鲜果独舞”的局限。在标准化分拣车间,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在眼前徐徐展开,合作社员工将今年收购的杨梅精准分流:品相最佳的大果,精心包装后发往上海、杭州等地售卖;那些个头适中、品质优良的杨梅,则被送入村办杨梅酒酒业公司的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内,陶缸阵列蔚为壮观,一块块盖罩下正酝酿着共富的醇香,流水线上瓶装酒“嗒嗒”灌装,在这里,深加工赋予了杨梅第二次生命。“这是我们的‘绿色明星产品’——杨梅露酒!”“漾漾红”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邹文明娓娓道来,不同于传统烧酒的浓烈,杨梅露酒采用鲜果与白酒黄金配比,经4个月自然沉淀,蜕变成25度左右的琼浆,酒体柔和不刺喉,色泽鲜亮红润,最大限度保留了杨梅的天然风味。
这批印着“漾漾红”商标的杨梅露酒,通过合作社搭建的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已成功俘获了各地消费者的味蕾,逐步积累起稳定的客源。去年,洋山村酿造的3万多公斤杨梅露酒已经库存无多,今年的杨梅露酒正静待10月份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为了从源头上提升杨梅品质,村里还每年邀请省农科院的专家教授“送课上山”,在田间地头打造示范园。专家手把手教授农户科学种植、精准修剪枝条、合理疏果施肥。最近,正是杨梅花芽分化和秋梢生长的关键时期,适时的修剪和施肥必不可少,村民们有了专家的建议,对来年的收成更有信心了。
从心里打鼓到积极投入,村民的态度印证了洋山村共富路径的发力点找得恰到好处,村民们实现了增收,村庄发展了集体经济。“杨梅终于从‘红一月’变成‘全年红’。品牌打响之后,规范化、科学化经营必须跟上,争取把日子过得比杨梅还红火!”村党总支书记邹鲁辉充满信心地说。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