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聘乡用”医生有多拼?看病、抢救、带教、发药……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在基层卫生院,一名医生往往既要能看内科、外科、儿科等常见疾病,又要懂眼科、皮肤科等知识,有时甚至要兼顾收银、发药等工作……堪称“全能选手”。市妇幼保健院(市二院)内科医生陈建堂,一年前响应“县聘乡用”的号召,来到小曹娥镇卫生院,亲身体验并出色完成了这份“全能医生”的答卷。他用丰富的经验、扎实的医术和一颗温暖的心,成为当地百姓信赖的健康守护人。
陈建堂医生门诊中
“经过多年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正好医院里发出‘县聘乡用’的号召,我就报了名,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当地百姓。”陈建堂医生的选择朴实而坚定。他拥有17年临床经验,曾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宁波李惠利医院进修,将这次下沉视为一次检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初到小曹娥镇卫生院,崭新宽敞又整洁的环境给了他深刻印象,但他很快发现了基层卫生院的现实挑战。“小曹娥镇卫生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相较市级医院,这里的人员配置和诊疗设备要薄弱一些。”陈医生坦言,这意味着医生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判断能力和更全面的知识储备。
下沉的这一年,陈建堂忙碌且充实,他负责内科门诊,参与家庭医生团队工作,每周出诊五天,累计接诊患者超过7600人次。
与此同时,他还是急诊室的“救火队员”,面对急诊病人、危重病人,总是冲在前面。作为科室的业务导师,遇到疑难杂症,他会与同事反复探讨,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他以小讲课的形式开展业务培训,结合病例帮助卫生院的年轻医疗团队提升诊疗能力。
“很多疾病的分析判断就像破案,需要层层抽丝剥茧,这背后依靠的是严谨的态度和丰富的经验。”陈建堂说。
陈建堂医生开展科室业务培训
小曹娥镇的百姓爱吃腌榨菜、梅干菜等高盐食物,陈建堂敏锐地发现当地民众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因此,他在日常诊疗中不仅指导用药,更不厌其烦地进行健康宣教,还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各类活动,借此加强与当地百姓的联系,宣传慢性病预防知识,从生活源头为百姓筑起健康防线。
“在基层工作,最大的挑战和风险就是检查手段有限。”陈建堂指出,像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急诊检查无法即时出报告,给急危重症的诊断带来巨大压力。面对紧急情况,他更多的是依靠知识和经验做出判断。
一次,一位因喝酒过度导致剧烈呕吐、四肢麻木、无法行走的年轻人前来就诊,在无法化验电解质和检查血气分析的情况下,陈建堂凭经验判断为低钾低钠伴有过度通气症,并帮他办理临时卡、缴费、取药,还搀扶他去输液,最终患者转危为安。
一年的下沉经历,让陈建堂对基层医疗有了更深的理解。“基层病种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往往暗流涌动,更需要我们小心谨慎。”他建议,在推动人员下沉的同时,也应考虑推动部分关键检查设备和技术的下沉,并完善双向转诊机制。
如今,陈建堂即将结束在小曹娥镇卫生院的工作。这一年,他不仅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服务了一方百姓,更通过言传身教,为基层带出了一支更有战斗力的内科医疗队伍。他的经历再次证明,“县聘乡用”政策正有效地将优质医疗资源输送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有力的健康力量。
编辑:鲍柯潞 一审:应红渊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