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甲鱼与茭白的二十年“恋情” 河姆渡镇走出生态共富新路径

2025-06-17 09:07 来源: 姚界客户端 记者 陈福良
分享


初夏的河姆渡镇芦山寺村,茭白田碧波荡漾。昨天上午,养殖户赵军列穿梭田间,时而俯身查看三四月间新放养甲鱼的生长情况,时而小心地捕捉几只膘肥体壮的甲鱼。“杨梅季餐饮需求旺,这些去年‘漏网’的老甲鱼正好派上用场。”赵军列微笑着说,“我在50亩茭白田里套养了5000来只甲鱼,十多年来,每年可以获利二三十万元。”

养殖户在茭白田里捕捉甲鱼。记者 陈福良摄

在享有“茭白之乡”美誉的河姆渡镇,赵军列并非个例。如今,像他这样在茭白田里套养甲鱼的农户有180余户,面积超过2300亩,年产值近7200万元。该镇通过探索茭白田里套养甲鱼这一生态共富新路径,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

河姆渡镇种植茭白历史悠久,但是本世纪初福寿螺的入侵给茭白产业带来了严重威胁。2006年,小泾浦村茭白种植户钱爱忠在农业专家的建议下,在茭白田里套养甲鱼,不仅有效控制了福寿螺对茭白的危害,而且甲鱼的排泄物成为茭白生长的天然肥料,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同时售卖的甲鱼又额外增收,取得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随着套养模式的成功,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茭白田套养甲鱼的行列中来。河姆渡镇顺势而为,大力实施茭白田甲鱼品质提升工程,邀请上级的农业技术和水产养殖专家进行多次试验,逐渐形成了科学的茭白—甲鱼套养养殖模式,并制成简单明了的套养模式图在全镇推广,让“生态致富经”变得好学易用。

好模式需要严监管。为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擦亮茭白田甲鱼的金字招牌,河姆渡镇一方面每年不定期对有关农户套养的甲鱼开展农残等检测,另一方面引导农户接受该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监管。目前,已有20户农户成为镇农合联甲鱼组会员,他们可以使用镇政府主推的茭白田甲鱼品牌和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产权的商标,并能享受相应的品牌宣传、技术支持和终端服务。

近年来,茭白田甲鱼的销售渠道亦在创新中不断拓宽。除了传统的线下销售,河姆渡镇农户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线上销售,一些农户还在抖音等平台注册了店铺,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河姆渡镇茭白田甲鱼的品质和特色。此外,该镇还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将甲鱼养殖基地“变身”为文旅资源,游客可以在基地了解养殖情况,现场购买甲鱼,感受田园美景。此举既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旅游体验,也为农户增添了一笔“美丽收入”。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