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江畔闲话|让每一条母亲河都成为幸福河

2025-11-03 08:59 来源: 姚界客户端
分享

乔风

据《余姚日报》报道,近日,浙江省水利厅公布2025年度浙江省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名单,宁波共有3条河流入选,姚江名列其中,成为省级幸福母亲河。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和自豪,同时也期盼余姚的每一条母亲河都能像姚江一样成为人民的幸福河。

在浙江大地,几乎每个县市、乡镇乃至行政村,都拥有一条属于自己的母亲河。它们如同一根根“毛细血管”,遍布城乡,滋润了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百姓,既是生命之河、历史之河,也是文化之河、精神之河。年龄稍微大点的人都清晰地记得,小时候在清澈的河里洗衣淘米、游泳摸鱼,在河边奔跑玩耍、爬树摘果,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一切渐渐成为了记忆中那份抹不去的乡愁。

让母亲河成为幸福河,是一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实事,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幸福河不但要河畅、水清、岸绿,更要景美、人和、民富,它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这是一把“幸福标尺”,丈量的是环境改善的成效、生态保护的力度、民生改善的温度,其最终目的是要让母亲河重新成为承载发展之基、生态之美、生活之乐、文化之韵的幸福载体。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条好消息:近日,由水利部制定的《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围绕幸福河湖评价发布的国家标准,让抽象的幸福河湖概念转化为可操作、可量化的评价体系,从防洪安全到生态修复,从民生服务到文化传承,全方位勾勒出幸福河湖的模样,为中小河流的保护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幸福河湖建设体现了系统治理的理念,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考验着各地的执政能力和管理智慧。我们既要以刚性的标准压实地方责任,又要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治理建设,要因地制宜、一河一策,避免一刀切、搞面子,让每一条河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永续利用,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