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晨议|海丝文旅大展凸显余姚文化的独特价值
乔风
七千年的河姆渡稻作文化情景剧在充满现代科技感的文旅大展中精彩上演,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通过精美的文创产品与当代年轻人无声对话,越窑青瓷、余姚土布等非遗技艺展现出先民智慧与当代创新的有机融合……刚刚落幕的宁波2025海丝文旅大展,不仅是余姚文化元素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古老文明与现代世界的精彩对话,折射出余姚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与无限成长可能。
我们欣喜地看到,这次参加海丝文旅大展的余姚文化元素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地方文化图谱,从河姆渡遗址的史前文明,到思想巨擘王阳明的精神遗产,从姚江文化的深厚积淀,到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这些文化符号并非静止的陈列,而是在当代语境中的重新诠释。传统文化不但“活”了起来、“潮”了起来,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更为余姚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它告诉我们,文化保护与传承不是简单地将文化遗产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而是要让其融入当代的生活脉络,文化创新不是无根浮木,而应深植于传统土壤。
若将余姚文化置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宏观环境下考察,其独特价值更为凸显。历史上的余姚作为浙东文化重镇,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当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地域文化的独特价值反而更加珍贵。当余姚文化元素通过宁波海丝文旅大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它启示我们,真正的文化力量,既源于对传统的深情回望,也来自对未来的勇敢奔赴。地域文化应当充满文化自信,要在深挖本土资源的同时,以开放的姿态参与全球文明对话,走出一条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文化发展之路,让中华文化不断焕发勃勃生机,为人类文明百花园增添绚丽的色彩。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