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让教研活动变得有趣有效
万荣
近年来,市四明幼儿园针对年轻教师多的特点,在教研活动中,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出了“玩学创造营”模式,让教研活动变得有趣有味更有效,改变了过去教研活动“一本正经”式的单调,受到了年轻老师好评。
玩学创造营就是让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实践与理论双向融合式研学,获得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从丰盈个体到壮大团队,最终引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笔者觉得,这样的教研模式值得在幼教系统中推广!
俗语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其实,教师有了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这桶水还必须时常更新。因此,要让学生有新鲜活水喝,教师必须成为长新的“流水”,甚至成为一口取之不竭的“深井”,这样,学生才能每天吃上“源头活水。”曾几何时,有的教师专教一门学科,一本教科书,一教就是几年,几年间,老是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这种新意寥寥的灌输式教育,无法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学习也必须“与时俱进”,因此,为了防止教师的知识老化和上课的“不变化”,学校通过校本教育,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但由于许多教师忙于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去“充电”,校本教育往往流于一种形式。
如何有效破解这种形式,四明幼儿园的这种有益探索给我们些许启示,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是正确的,但要做到以“学生为本”,首先必须做到以“教师发展为本”。为此,该幼儿园通过精心安排,创新设计教研载体,使每位教师想学、愿学,更想不断进步。如通过玩学创造营这一教研活动,教师们互相切磋教艺,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形成了浓浓的教研氛围。当然,四明幼儿园的玩学创造营仅仅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种方式,其他学校完全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创新自己的校本教育,但不管怎样,在智能时代,有效提高教师的素质已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每位教师必须重视并积极参与,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