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晨议|为余姚新建大型体育中心叫好
乔风
这段时间,一则余姚计划投资30亿元新建公共体育中心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其中1.8万座位的体育馆更是成为关注焦点,看了许多网友的评论,有支持叫好的,当然也不乏质疑和反对声。那么,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余姚这样一个中等规模的县城,是否真的有必要建造这样大型的体育中心呢?对此,笔者持支持态度,认为应该建,而且要把它建好用好,充分发挥好它的作用。
从余姚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市民都觉得城市发展规划存在目光不够长远的问题,特别是一些公共基础设施,刚造好时觉得还算“高大上”,但没过几年就明显感觉“矮土挫”了,不能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当下全民健身越来越热,“苏超”“浙BA”“村超”这样的全民体育盛事不断涌现、广受欢迎,像公共体育中心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应立足长远、超前规划,许多大型赛事、活动、演出,只有在设施条件已经具备的前提下才能考虑举办,而不是反过来。再说,这样的大型建设项目,也有利于促进投资、拉动经济,肯定是利大于弊。
从与其他县市的横向比较来看,经济发达的县市很多都建有高水平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像昆山奥体中心投资达240亿元,主体育场能容纳4万多名观众,完全符合举办国际最高水平足球比赛的条件,特别是最近通过“苏超”的加持,更是一个体育场带活了一座城;再比如我们的近邻诸暨市,建有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大型篮球馆,长期作为CBA浙江广厦男篮的主场,连续三年举办篮球“村超”比赛,场面十分火爆;而隔壁的柯桥区,更是承办过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等顶级赛事。余姚要想实现城市能级的提升,新建大型体育中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回到公共体育中心本身,它所产生的综合性效益是显而易见的。一是直接驱动体育产业发展,包括赛事经济、体育培训教育、体育用品销售、体育中介与策划、体育传媒、场馆运营等;二是有效拉动关联产业,比如旅游经济、演出经济、酒店餐饮、商业零售、交通物流、广告会展等,从而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提升城市形象与软实力,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健身、文化、娱乐场所,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增强城市凝聚力。
当然,建设这样一座大型公共体育中心,最重要的是科学规划,合理设置各个功能区域,实行专业化运营,确保每一块场地都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要完善周边配套,包括道路建设、交通组织、商业布局、旅游参观等,真正使公共体育中心成为姚城的新地标,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新中心,成为惠及全市人民的民生工程,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