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畔闲话|“小哥食堂” 解决的不单是吃饭问题
乔风
据《余姚日报》报道,4月17日,我市首家甬爱商家“小哥食堂”在泗门镇开门迎客,10元钱管饱的暖心餐,让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和货运司机真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心关爱。这是我市“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十条措施”的具体落实,也是建设“甬爱之城·四明新耀”新就业群体友好名邑的生动案例。
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从业人员对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已经无需多言,而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大,作息没有规律,有时连吃个饭、上个厕所都要“挤时间”,这也是众所周知的现状。泗门“小哥食堂”的出现,确实给他们解决了最实际的问题,其暖心之处在于方便、实惠、味道好,而其更深层次的意义不仅仅是解决吃饭问题,更在于政府和社会各阶层对这类新就业群体生活的关爱、职业的尊重和感情的共鸣,体现了一座城市的包容和温度,也体现了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与时俱进。
当然,对新就业群体的关爱也不能单纯地局限于吃饭这一件事,毕竟他们在工作、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比如有些高层办公楼,不妨给外卖骑手提供乘坐电梯的便利,有条件的甚至可以设个专用电梯;有些管理严格、禁止外卖骑手、快递小哥进入的区域,能否考虑开辟“绿色通道”;有些范围较大的广场、写字楼,能否在合适位置设置导览图、楼层分布图等,方便查询;在场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否为他们停车、上厕所、歇脚、加水、充电等提供方便;社区能否为有小孩的骑手、小哥提供“带娃”服务等等。
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村、社区、公益服务组织、志愿者、企业、商家,包括每一位市民,都要积极、热心地参与,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提供帮助,解决困难,这其实也是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具体体现。衷心希望所有骑手、小哥在每一座城市都能工作开心、生活舒心,有更强的归属感、幸福感。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