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聚焦|网约车排长队 出租车冷清清 高铁余姚北站假日出行“匹配难”亟需化解
近日,有网民反映长假期间在高铁余姚北站遭遇“网约车难打、‘黑车’加价拼单”等问题,称“滴滴排队150+,等了半个多小时才叫到一辆车”。为核实情况,昨天上午,记者前往现场进行采访。
网约车司机刘师傅告诉记者,他同时注册多个平台接单,“一个平台根本吃不饱”。这一“普遍做法”导致各平台显示的网约车司机数量有些虚高。长假期间,刘师傅在北站接了20多单,“单子很多,就是堵了点”。
另一位与平台签约的王师傅,长假期间总收入近3000元。他表示,高峰期平台会加价两三块钱,假期车多人多,确实通行效率受到了影响。不过对于“打不到车”的说法,他感到惊讶:“现在网约车的数量是以前的好几倍,怎么会打不到车呢?”
在高铁余姚北站北侧送客通道,记者看到10余辆出租车正排队候客,现场较为冷清。一位从业20多年的出租车司机坦言,长假期间几乎全城出租车都涌向北站,“车比人多,乘客肯定有车坐”。他表示,由于出租车价格比网约车贵一些,不少乘客不愿选择,“嗅到”乘客喜好的打车平台似乎也不太愿意给出租车派单。
走访中,记者发现有部分人员在出站口附近招揽乘客。经了解,这些多为网约车平台雇用的推广人员,通过帮助乘客领取优惠券等方式引导其使用相应平台叫车。“一个单子赚5到10元,我们也是走平台流程的。”一名推广人员说。有乘客表示,因对方承诺“不用等车”“价格正常”而选择跟随,也有乘客选择自己打车。
记者随后来到网约车专用接客点,这里与出租车区域形成鲜明对比,人流车流不断。一位经常出差的市民表示,自己平时在车站叫网约车只需花费五六分钟,长假期间最长等了20多分钟。“有一次因为无人接单,我加价约三分之一才叫到车!”不过他也表示,即便加价,仍会优先选择更为方便的网约车出行。
记者注意到,在接客点附近,有组织拉客的现象依然存在。一名拉客人员称一天可接十来单,收入一二百元。他认为,长假期间“打车难”实为“匹配难”:“乘客想便宜、想拼车,司机想接价格高的单,两边都在等,加上车多人多,所以出现打车难。”
记者发现,尽管现场设有“拒乘黑车”提示牌和广播引导,部分乘客在出行效率与价格之间仍倾向于选择看似“便捷实惠”的非正规渠道。如何在高客流时期平衡运力调配、价格机制与乘客预期,成为高铁余姚北站交通管理的一道现实考题。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