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北京“理工男”在余姚深耕改性塑料产业升级新篇章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批批民营塑料企业开拓进取,商海逐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推动了余姚经济的飞速发展。
今年是中国塑料城建城30周年,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姚界客户端推出“中国塑料城建城30周年——我与塑料城共成长”系列报道,走近塑料城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倾听奋斗路径,探寻成功密码,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一家家企业成长的小切口,观察塑料城、余姚乃至国家的变迁。
制图 魏力谨
视频拍摄:姚界客户端 记者 童威楠 李培妮
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北京“理工男”在余姚深耕改性塑料产业升级新篇章
“1个博士生,32个硕士生……我们华腾首研集聚了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技术研发团队,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职工总数的22%。”作为宁波华腾首研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义军始终坚信“人才是保持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近几年来,他精心培养研发团队成员不断成长,精进技术,带领团队成员在塑料改性领域不断承担新的研究课题项目,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带领团队解决一个个难题,为产品创新研发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
“理工男”与改塑行业结缘
1980年出生的贾义军本科和研究生都就选择了高分子材料相关专业。高分子材料专业学习起来很枯燥,但贾义军硬是凭借一股韧劲与坚持不懈的精神,在该领域的学习研究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并在毕业后如愿来到了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从事研发工作。
“技术需要创新、需要深耕,更需要坚持”,这是贾义军所理解的工匠精神。他认为,对待新材料,只有不断地保持开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贾义军认为要将“脑力风暴”转化成经济效益,才能将理论真正地运用于实践。所以,在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工作的10年里,从研发岗位,到生产线,再到销售部门,全链条的产品服务,他都了解了个遍。
贾义军正在工作
2017年,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准备在中国塑料之城——余姚,成立一间子公司——宁波华腾首研新材料有限公司,全面承接北京市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改性塑料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是,懂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产品服务的贾义军成为了不二人选。
何为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指在石油化工产品中的合成树脂里添加不同成分,如玻纤、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等不同的功能助剂,使得合成树脂实现高质高值利用,具体包括材料力学性能的改善提升,额外赋予材料耐灼热丝、CTI、阻燃等安全性能等多个维度。
带领改性塑料的产业升级
近年来,随着“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不断推进,改性塑料的应用领域不断开拓,华腾首研新材料始终紧紧抓住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数字化改造,通过提升产品的“含金量”不断开拓市场。其改性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日用家电、5G通讯、汽车、光伏产业等领域。
从北京来到余姚,贾义军不断深耕改性塑料的智能化、环保化升级,并与区域特色优势相结合。
贾义军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去年6月,贾义军带领研发团队攻坚克难,成功研发出PBT301-G30F(HT)这种改性塑料新材料,并通过国际标准。该产品具有高硬度、高刚性、耐热性能优良(RTI≥130℃)、尺寸稳定性高、易成型加工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电子电器端子、汽车发动机部件以及高湿高热环境下的电器部件,一举打破了国外多年的技术垄断。
贾义军说,欧美国家对高分子材料的研究长达百年历史,而中国的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刚刚兴起,主要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国人手中,所以很多改性新材料价格昂贵、稀缺、难买。因此,他就想有朝一日让“中国制造”占领世界舞台。
以创新推动区域与产业共荣
除了充分利用自身良好的塑料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华腾首研还不断深化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宁波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成立专职研发团队就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研究等三个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形成配方剖析研究、工艺装备研究、测试分析研究、应用评价研究及项目科技孵化五个模块,进一步激活了企业的内驱动力。
贾义军和专职研发人员查看实验
今年1月到6月华腾首研新材料的改性塑料产量已超过1.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贾义军表示“余姚有着全国最大的塑料专业市场——中国塑料城,有着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我们在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在助力余姚及周边地区涉塑企业共同发展,带动余姚塑料产业蝶变,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编辑:严怡雯 一审:应红渊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