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抱团取暖,突破内卷!塑料城“老商户”倾力为塑化企业打造“护城河”

2024-11-04 09:19 姚界客户端 记者 童威楠 李培妮
分享

编者按

改革开放以来,余姚一批批民营塑料企业开拓进取,商海逐浪,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推动了余姚经济的飞速发展。

今年是中国塑料城建城30周年,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姚界客户端推出“中国塑料城建城30周年——我与塑料城共成长”系列报道,走近塑料城企业,与企业家面对面,倾听奋斗路径,探寻成功密码,弘扬企业家精神,以一家家企业成长的小切口,观察塑料城、余姚乃至国家的变迁。

067fb28c77693916f588ab3398a2f47.jpg

制图 魏力谨

视频拍摄:姚界客户端 记者 李培妮

抱团取暖,突破内卷!塑料城“老商户”倾力为塑化企业打造“护城河”

从电线车间到塑料工厂,再到生态供应链集成服务管理平台,每一次开拓,都非易事。二十余年来,在李小红的带领下,中卓(浙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卓化工”,前身为宁波炜烨塑化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仅有2人的“小作坊”,发展到年销售额10多亿元、国内6地设有办事处、产品远销海外的大企业。如今,李小红继续以技术和服务紧密联合上下游、同行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在“内卷化”时代中为企业打造“护城河”。

1999年,第一届中国(余姚)国际塑料博览会开幕。当时余姚塑料城中有450家经营户,李小红的宁波炜烨塑化有限公司是其中之一。他回忆道:“1995年,我在马渚镇开厂生产电线,看到小家电行业越来越红火,塑料需求日益增加,就放弃电线厂来塑料城发展。”

a250adb588833a2dcc974193fc97034.jpg

李小红在办公室工作

李小红说,创业初期,缺乏启动资金,多亏亲友资助,公司才得以起步。公司经营中,也常遭遇行情风险。“1个月内,每吨8000元的PVC原材料暴涨到每吨16000元,又迅速跌回每吨8000元。”李小红介绍,“当时毁单很常见,但我们企业一一兑现对客户的约定价格,因为我认为诚信比金钱更重要。”发展中,他秉持诚信理念,敬畏市场,加强风险管控和制度规范,炜烨塑化也因此在余姚塑料城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从PVC产品起步,李小红带领企业融合多品类的石化原材料、塑化产品,包括PVC树脂、增塑剂、稳定剂、改性助剂等400多种,成功代理30余家石化工厂;公司还组建自有运输、装卸车队,建设18亩仓储仓库,为客户提供及时的物流服务;同时,公司还有金融团队为客户提供行情走势分析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技术团队为客户解决生产、质量问题……多维度为客户提供服务。

“但2021年以后,在塑料经营中我明显感到市场环境变了。”李小红回忆当时的状况:石化原材料上游产量过剩,下游需求下降,经营商们挣差价的销售模式难以适应发展。不仅是经营商们,余姚塑料城也面临着亟待转型升级的挑战。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调研、交流、磨合,余姚塑料城管理方与李小红达成一致,利用民营企业的灵活和创新,国营企业的资源和信用,合资成立中卓(浙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余姚塑料城注入新活力。中卓化工既是贸易公司亦为产业链新平台,它以中国塑料城主体业务为根基,立足内贸基础业务及塑料产业供应链,同时拓展国外蓝海市场,尝试创新领域的合作。

在愈发内卷的塑料化工行业,李小红认为,报团取暖,紧密合作才是企业的出路,因此中卓化工打造了塑料化工行业集采生态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入驻的塑化企业将需求整合形成规模效应,从而在采购中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平台一方面帮助上游厂家明确市场需求,避免产能过剩控制成本,同时也保障货款回收,另一方面,也帮下游企业争取议价空间,降低采购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技术、信息服务。“利用这个平台,我们成为上游企业的战略伙伴、帮扶下游的桥梁企业,并与塑料城同行成为合作伙伴。”李小红介绍。

9210955f741e726c6b0da5de83f1cd0.jpg

集采生态管理服务平台

以平台为基础,中卓化工还构建了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平台向加工企业供应原材料,经其加工后销售给客户,客户使用产品后向平台反馈意见、需求,在此基础上,平台深挖供应链,使产品更优化、成本更低,从而形成一个不断优化的生态产业链。“我们中卓化工拥有400余种经营品类,因此,平台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煤、电力、焦炭等化工用品到PVC原材料到半成品和产品的全产业链服务。”李小红自豪地说。同时,平台还可以通过技术服务,为客户提供从原材料到成品的产品升级方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我的企业前二十年的发展是靠时代的红利,塑料城这一营商平台和合作伙伴们的信任,而今我年过半百,仍想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把我们的平台建设好,为客户创造价值。”他说。

编辑:鲍柯潞 一审:应红渊 二审:沈媛仪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