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这家粽子作坊火了!北上杭顾客寻味而来,米其林餐厅下订单!
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街头小巷又开始弥漫着粽香。位于陆埠镇的阳明温泉山庄附近有一家粽子作坊。“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作坊“藏”在山村里,但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让小山村也“火”了起来。
5月23日上午,记者走进粽子作坊,一个个竹匾上晾着成堆刚煮熟的粽子,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这几天每天平均可以卖出1500只粽子,越到端午节就越忙,一天最起码能卖出2000多只!”作坊负责人孙莎莎自豪地说。
“俗话说得好,‘一分价钱一分货’,粽子也是良心活,虽然粽子被粽叶紧紧包裹,但里面用什么材料,都考验着老板的诚信。”孙莎莎是余姚人,今年38岁,之前从事物流外贸行业。3年前,在机缘巧合下,她认识了一位宁波有名的面点师,向他讨教包粽子的配方和制作方法,之后她在宁波市鄞州区开了一家粽子作坊。
“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奶奶就会在院子里包粽子,有白米粽 、赤豆粽、豆沙粽,但最好吃的还是大肉粽,粽香裹着肉香,那种美妙的滋味到现在也忘不了。”孙莎莎说,一方面怀念儿时的“家乡味道”,另一方面也想创业挑战自我,“我的一个亲戚在宁波从事餐饮行业,在他的介绍下,我认识了一名专门为高端餐饮品牌做点心的师傅,向他讨教经验,并且我们一起讨论研究配方,对传统手工粽的口味作了改良和提升,让粽子的口感更好。”
美味的粽子
“我的目标是‘做阿拉宁波人自己的粽子’,所以我给我们作坊生产的粽子注册了商标,叫‘甬上粽香’。”孙莎莎的粽子事业是在宁波起步的,为什么1年后把粽子作坊搬到了余姚呢?孙莎莎坦言,宁波房租和人工成本高,粽子每一个都是手工制作,现包现卖,为了保证品质,每天产量有限,为了节省成本,孙莎莎“转战”余姚,正好陆埠周边有亲戚的农村自建房闲置,她便就用作粽子生产基地。“我们在余姚组织帮工包粽子,宁波同时设立了销售和提货点,还建立了冷库,方便粽子储存。”孙莎莎说。
“老板,买20个粽子,上次买了20个已经吃完了,太好吃了!”采访间,市民黄先生驱车从余姚城区赶来买粽子。“吃过很多地方的粽子,也在网上买过粽子,这里的粽子我感觉最好吃,咸淡正好,糯米软糯,猪肉新鲜,我们全家人都喜欢当早饭吃。”黄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催促老板挑选不同口味的粽子进行搭配。
虽然在余姚包粽子、卖粽子才两年,但孙莎莎的粽子收获了余姚周边以及全国各地“食客”们的青睐。不少余慈地区的顾客几乎每周都会来买,还有来阳明温泉山庄游玩度假的游客也会寻着美味前来,买点粽子回去当做特产馈赠亲友。“甬上粽香”的美味不仅满足了当地人的味蕾,还“俘获”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顾客的好评。去年,孙莎莎为宁波一家五星级餐厅供应了5000只蛋黄粽,今年,她还收到了北京一家专做宁波菜的米其林餐厅的大订单。互联网时代,许多产品靠着流量“出圈”。平时,孙莎莎还经营着“甬上粽香”抖音号,分享着制作粽子的忙碌和快乐。据她介绍,作坊的订单除了散客上门购买、企业团购等,很大一部分来自网络预定。
女工正在包粽子
孙莎莎介绍,目前作坊内雇有常年包粽子的女工2个,其他帮工负责切肉、腌肉、煮粽子等,而她自己主要负责品质把控和客户服务。她们每天从早上7点一直忙到傍晚5点左右。其中有一名21岁的云南姑娘张小丽是作坊里的包粽子能手,她之前在嘉兴“五芳斋”粽子生产基地工作,技术高超、手法娴熟,一天能包1000多个粽子。
孙莎莎正在给粽子装箱
如今,余姚城乡各地的手工粽不少,为什么“甬上粽香”的粽子销量如此火爆呢?“我们的用料讲究,用的是太湖糯米、黄山高山箬叶,猪肉是陆埠当地菜市场直接供货的,选的是前腿肉,猪肉每天凌晨4点就送过来了,我们每天要用掉50多公斤猪肉,猪肉切块要腌制3小时才入味,而且为了把控质量,我们按照肥肉、瘦肉1:2的比例称重后,再放入每一个粽子里,每个粽子包好后也都会称重,做到精准把控、全程把控。”孙莎莎透露成功的“秘诀”。
目前,该粽子作坊每天制作销售大肉粽、蛋黄粽、豆沙粽、中肉粽等,顾客可以散买或选择混搭礼盒装,口味可自行搭配。“能把粽子卖到高档饭店,甚至卖到更远的地方,我很高兴!”孙莎莎笑着说,她会坚守老手艺,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有“宁波味道”的手工粽。
编辑、一审:魏士丁 二审:沈媛仪 三审:陈斌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