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坊间视点|高速公路停止收费,后面的路怎么走?

2025-11-14 10:06 来源: 姚界客户端 文字整理 倪劲松 摄影 陈海东
分享

插图 邵天骊 

■新闻回顾

“通行费0元。”11月2日,多位从长沙驾驶汽车通过长永高速前往长沙黄花机场的市民发现,这条通行了30年的高速公路,不再收费了。据报道,今年已有不少高速公路在收费期满后终止收费,如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S18武汉天河机场高速公路等。从全国来看,还有不少“老高速”即将走到收费期限上限,如果在运营期限到期前没有进行改扩建等,就有可能开启免费通行。如何看待高速公路收费期满后免费?高速免费后,你比较关心什么?通行能力、长期养护、道路管理,还是……

■嘉宾发言

张静:越来越多“老高速”在收费期满后选择“零门槛”通行。这一变化,既是法律框架下的必然选择,也是民生诉求的集中回应。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对“共享发展”的期待,也折射出治理者对“效率与公平”的平衡智慧。

张乐洁:近期,长沙长永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等多条“老高速”在收费期满后终止收费,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正迎来一波“免费潮”。这既是契约精神的体现,也是公共基础设施向公益属性的一种回归,值得肯定。

孙桂珍:免费高速对降低出行成本,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循环,推动人口流动有着积极影响。随着越来越多高速进入“0元”时代,免费通行带来的正反馈将惠及各个方面。

张乐洁:高速公路并非“永久摇钱树”。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为我国交通网络的飞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约定的收费期限届满,依法依规停止收费,是信守当初对社会的承诺。这不仅能直接降低公众的出行成本和区域物流成本,更能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于民,提升社会整体效率与幸福感。

张静:对普通家庭而言,高速免费最直观的红利是“省钱”。每月往返城郊的上班族,或许能省下一笔菜金;周末计划自驾游的家庭,可能因此多去一次周边景点。若家门口的高速免费,我那些因“过路费太贵”而搁置的出行计划,终于能提上日程。这种“微小但真实”的改变,正是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注脚。对企业而言,物流成本的下降可能撬动更大的市场。一箱牛奶的运费降低几毛钱,或许能让偏远山区的孩子多喝上一杯;一台家电的运输成本减少,可能让低收入家庭更早用上新产品。免费化带来的“微利”,最终会通过市场链条传递到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循环中的温暖注脚。更深层次看,免费化打破了地域的“无形之墙”。当高速不再收费,城市间的“心理距离”会缩短:原本因过路费犹豫去邻市工作的年轻人,可能多了份尝试的勇气。计划在周边县市投资的小企业主,或许会因交通成本降低而加快决策。这种要素的自由流动,最终会转化为区域经济的活力。

张乐洁:然而,免费通行并非一劳永逸的句号,而是一个全新的管理起点。喜悦之余,公众的关切也随之转向。首当其冲的,是通行能力与拥堵问题。免费势必会吸引更多车流,原有设计容量能否承受?尤其在机场高速等关键枢纽,如何通过智能交通管理、潮汐车道等方式避免“免费即拥堵”的窘境,是首要考验。

孙桂珍:高速免费后,有几个关键问题不容忽视。首先,高速免费后,养护开支从何而来?如果由政府财政承担,是否会挤占教育、医疗、社保等其他民生领域的支出?其次,高速涉及区域较广,交叉重叠的行政区域较多,区域间如何协调统筹?此外,没有过路费的支持,路政部门如何供养相关工作人员,如何支持上下游的相关产业,是否会影响当地的就业及税收,是否会影响道路管理与运营的质量甚至相关产业的发展创新?

张静:高速公路的设计寿命通常为15年,实际使用中,8年-12年即需大规模维护。收费期满后,传统资金来源中断,这就需要治理者跳出“单一依赖”,探索广告位拍卖、服务区商业开发、社会资本引入等多元化筹资模式。

张乐洁:高速免费通行之后,公众还会关心道路的管理与服务水平的问题。免费后的运营主体是谁?应急救援、路况信息服务、服务区管理等标准是否会降低?这些都需要明确的权责划分和制度安排。

张静:免费可能吸引更多车辆,导致部分路段拥堵。成绵高速免费后,货车流量激增,部分车辆长时间占用快车道、货物脱落等问题频发,安全隐患突出。这就要求交通管理部门提前规划:通过动态监测车流、调整限速、优化车道分配,甚至在节假日实施临时管控,避免“免费路”变成“堵心路”。管理难度升级则是另一重挑战。免费后,交通管理部门需应对更多元化的车型与驾驶行为:不合格车辆上路、新手司机增多、超速与疲劳驾驶风险上升……这些都需要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比如,利用ETC和大数据实时监测车流,对重型车、微型车实施差异化管控,或通过智慧交通系统实现拥堵预警与快速疏导。

张乐洁:高速免费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以未雨绸缪的心态,将关注点从“免不免费”延伸到“免得好不好”上,确保公益回归的同时,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不“掉线”。

孙桂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正如人要治未病一样,任何事都需要有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的意识。高速,如何既能够发挥金钱的调节作用,又能保障日常维护、运营所需,如何更好地协调好承担公共责任与自身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平衡,也许时间会有答案。

张静:高速免费化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它要求我们以更开放的思维探索养护资金机制,以更精细的手段提升管理效能,以更包容的态度回应民众期待。当“0元通行”成为常态,我们期待的不仅是“省钱”的便利,更是“说走就走”的自由,是“区域无界”的协同,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温暖。唯有如此,每一条免费的高速路,才能真正成为通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网友围观

@米高煬:道路桥梁收费本意是归还道路桥梁建设贷款,贷款还完后还在收费,就成了经营性收费,增加了商品流通和人员流动成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所有消费者身上。

@纳凉山人:大范围地实行到期后免费通行也不现实,毕竞后期维护费用高,可以降低收费标准,与维护费用基本平衡,也是好事,或者在降低通行费用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商业模式,才是长远策略。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苏英英 三审:王润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