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餐饮品牌后厨曝光,余姚有一家门店

被称作“烤鱼界头牌”的半天妖摊上事了。3月17日,相关话题#半天妖垃圾桶捞回餐食又端给顾客#登上热搜,引发关注。
据报道,今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有记者在安徽合肥两家半天妖门店卧底暗访,发现后厨使用的鱼类食材都是冷冻产品,很多鱼解冻后存放过期,仍被端上餐桌,甚至有门店负责人要求,“只要不臭,都能继续用”。

2月20日,在半天妖烤鱼合肥唯品奥莱店,一批产自越南的凌波鱼(冷冻巴沙鱼)外包装信息显示,生产日期是2022年2月24日,为一年之前。图源:新京报暗访调查组
当记者发现冰箱里的十几条鱼已开始散发异味后,立即将情况告知厨师长,厨师长却表示,“洗一洗,赶紧先卖了它”。

3月2日,半天妖合肥家天下店,后厨使用的烧烤食材也全是冻品,这些羊肉串解冻后的保质期也是一天,但已经使用了三天,还剩下不少,厨师长吩咐继续使用。 图源:新京报暗访调查组
但在卧底暗访中,最让记者震惊的一幕,是门店工作人员将已经倒入垃圾桶的涮肚,捡回重新加工,再次端上顾客餐桌。

2月20日晚,半天妖烤鱼合肥唯品奥莱店,后厨员工正在加工的涮肚全家福,正是从旁边的垃圾桶里捡回来的,稍做加工便会端给顾客食用。 图源:新京报暗访调查组
此前,河南郑州、山东青岛的半天妖烤鱼门店
也出现过食品安全相关问题
3月8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3年第9期食品安全抽检通告,其中郑州市半天妖烤鱼印象汇店,餐具上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此前,据信网报道,今年1月,有市民在家中点了一份半天妖烤鱼(青岛西海岸新区利群金鼎店)的外卖,用餐时发现烤鱼内有数条蛆。对此,市民向青岛12345市政服务热线反映了该情况。而食药监工作人员到店检查后,未发现后厨中的食材及烤鱼原材料有虫的情况。
网友吐了一片





半天妖烤鱼相关负责人道歉
立即展开全国门店的自查自纠
3月17日下午,半天妖烤鱼相关负责人回应新京报记者称,深表歉意,已暂时关停涉事门店,将立即展开全国门店的自查自纠,同时积极配合媒体和市场监管部门的检查,做好整改工作。
据九派新闻报道,17日,合肥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明回应称,“媒体曝光的两家门店已经暂停营业,执法人员正在取证,进行后续的调查。同时要求该品牌在合肥所有门店暂停营业接受检查。”
八年内开1000+家门店
余姚有一家门店
据报道,网红餐饮品牌“半天妖烤鱼”快速崛起,八年内开了超过1000家门店。记者通过百度发现,宁波至少有11家门店,其中余姚有一家门店,爱吃的人也不少。

邀请明星站台加持、宣称“严格甄选新鲜食材”的半天妖烤鱼,在记者卧底中却暴露出用长时间冷冻的冻鱼和过期食材、从垃圾桶拿回食材继续端上桌、缺斤短两等多种问题。

来源:半天妖烤鱼官方网站截图
与传统的直营或者加盟模式不同,半天妖烤鱼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联营”的经营模式,门店的股权比较分散,其中包括厨师长、店长、前厅经理在内门店管理人员,都会被要求投资入股,他们大约持有门店四分之一的股份,其余的股份分散在拓店团队、公司管理层和供应商手里,普通的员工极少持股。
这种模式下,门店、管理人员和公司之间实现了深度利益绑定,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这两家门店工作期间,记者多次被劝说投资入股。
半天妖家天下店的厨师长向记者透露了这家门店经营情况,“这个店投了152万,八个月就回本了。”为了让记者相信他所言非虚,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条鱼的成本30块钱,加上料包10块钱,成本总共三四十块钱,对外卖119,毛利点也不低了。”与此同时,两家门店有关负责人透露,半天妖在2023年依旧打算大举扩张,“全年计划开820家,现在也不过千家,那等于再翻一倍。”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说,餐饮管理企业通过与门店合作的机制,实际上把一些责任转嫁给了门店承担,“即使出了问题,关了一家门店,也不影响企业总部,它也不来承担更多责任,导致更多餐饮品牌盲目受经济利益驱使,一味追求发展速度,降低服务和品质要求,影响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或者说增加食品安全的隐患。”
陈音江给出建议,品牌方或者企业总部,应该对门店承担更多的责任,或者说承担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将来应该探索这样的机制,否则这个品牌建立起来只有注重收割利益,不会注重食品安全,以及其他方面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