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余姚法院开展“秋•骄阳”专项执行行动

2022-11-28 15:40 来源:姚界客户端 余姚法院 编辑 夏丽霞

为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余姚法院积极响应宁波中院号召,开展“秋•骄阳”专项执行行动,加大对涉民生、涉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案件执行力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行动。

截至目前,余姚法院通过本次专项执行行动,共执行完毕涉民生案件24件,到位金额85.44万元,执行完毕涉企案件49件,达成和解18件,执行到位3000余万元。

信用担保解难题

助力双方共赢

“法官,谢谢你,这下我们公司有救了!”在和申请人达成和解协议后,余姚某电器公司的负责人杨某激动地说道。

2022年9月,余姚某电器公司因未按期偿还60余万元货款被余姚某冶金公司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了解到电器公司因外债较多,资不抵债,有申请破产的念头。

“现在公司还是在开工的,只要对方能同意分期付款,我们肯定能东山再起。”电器公司负责人杨某说道。

既要保证胜诉一方的合法权益,又要保障被执行人公司的正常运营,维护稳定的营商环境,执行工作一时陷入了困境。

为此,执行法官独辟蹊径,多次组织双方开展调解。最终,双方同意以信用担保的方式达成分期还款的和解协议,并由公司负责人杨某独立担保债务履行,给了电器公司重新寻找投资,延续企业发展的的机会。

目前,申请执行人已如期收到了首期货款。

“拘调融合”显温情

结案更要“解心结”

“法官,下午你们送我儿子去拘留所的时候,我能去给他送床被子吗?”面对电话另一头传来的颤巍巍的声音,执行法官陷入了深思。

王某是三起案件的被执行人,因拒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余姚法院司法拘留。在司法拘留前,法官与王某父母取得了联系。电话中,执行法官了解到王某曾是一个优秀的门球教练,有着幸福的家庭,但因近年来接触不良环境和人员,导致家庭破裂、债台高筑。之后,父母多次与他沟通,最终都闹得不欢而散。

执行法官在有感其父母殷殷舐犊之情的同时,也意识到王某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债务本身,还有激烈的家庭矛盾和失意的心理等问题。

执行法官随即启动“拘调融合一件事”程序,将相关案情及背景信息及时向拘留所民警通报,建议对王某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随后邀请王某父母、专业心理医生和人民调解员通过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共同参与拘留后的调解工作。

最终,在法官、心理医生和调解员将近2个小时的开导下,王某终于解开了心结。在看到疼爱自己的母亲不停地抹眼泪时,他更是泣不成声,并表示将痛改前非,努力挽回家庭。

王某的父母看到他的态度后表示愿意帮助他解决涉案债务。最终王某的三起执行案件2件当场执行完毕,1件达成执行和解,法院决定提前解拘,由父母带回家中。

善意文明执行

助企纾困解难

慈溪某公司因合同纠纷被诉至余姚法院,判决生效后又因无法一次性支付货款被法院强制执行。眼看转贷在即而生产经营的工业厂房又被法院查封,无奈之下,被执行人企业只能求助于余姚法院,表示愿意先支付部分货款,希望能先解封其工业厂房,让其完成转贷,并承诺不会增加贷款的额度,且会积极履行剩余的货款。

执行法官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走访调查了被执行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并联系了申请执行人,组织双方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在被执行人支付执行标的的30%之后,同意解除对被执行人生产经营的工业房地产的查封。

在确认被执行人已经支付款项后,执行法官立即通过执行“一件事”应用,向慈溪市不动产服务中心发起解封申请。解封成功后,被执行人顺利完成了300多万元的转贷。

执行集锦

下一步,余姚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最为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展现执行作为,体现执行温度,严打拒执行为,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进一步推动执行工作健康发展。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