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舜江时评|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2023-11-14 08:53 来源:姚界客户端
分享

孙维国

近日,来自宁波各区(县、市)的120余名教育工作者齐聚市第二实验小学,参加由宁波市教育局主办、余姚市教育局承办的宁波市中小学课后服务优质工程推进现场会。记者从会议现场了解到,我市自承担宁波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揭榜挂帅实验项目“探索高质量课后服务新模式创建”以来,坚持“五链联动”布局课后服务“一盘棋”,取得了显著成效。(11月13日《余姚日报》)

课后服务工作作为解决学生及家长“痛点”、提升学校教学服务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我市开展得有声有色,“五链联动”可谓功不可没。责任链的明确,为课后服务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供应链的丰富多彩,让课后服务更具吸引力,从地方课程到校际共享,再到校外专业人士的加入,其多元化满足了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需求链强调了服务的精准性,将服务与学生需求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评价链的健全为课后服务提供了持续改进的动力,使得课后服务能够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保持活力和创新性;创新链的推动提升了课后服务在数字化时代的前瞻性,通过引入数字化场景应用和优质平台资源,将课后服务提升至更高的育人层次。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五链联动”工作,不断推动课后服务提档升级。

要持续深化“责任链”,加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与学校的协同,明确责任、强化督导,确保课后服务的顺利推进;同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教育工作者和教师的积极性,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要不断优化“供应链”,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资源路径,鼓励学校和校外机构合作,引入更多专业人士,拓宽服务内容和形式,确保服务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注重创新,引入前沿科技,提升服务的实效性和吸引力。

做精做细“需求链”,深入挖掘学生的多层次需求,持续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服务方案;建立学生反馈机制,让学生参与服务内容决策,增加服务的个性化和用户满意度。

完善健全“评价链”,持续改进评价机制,综合学生、家长、教师反馈,以及服务的社会效益,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评价体系;通过实时数据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快速调整服务方向,确保课后服务始终保持活力。

全力推动“创新链”,加强数字化技术与课后服务的结合,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的创新性;鼓励学校开展更多实践性的数字化课程,加快推广成功经验,形成数字化场景的生动实践。

编辑、一审:徐坚 二审:刘文治 三审:陈斌荣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