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象漫笔|持续办好“暑期托管服务”这一“民生实事”
徐根凯
据《余姚日报》报道,2023年度“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已接近尾声。8月23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七八月间,全市70余所中小学为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2542名教师参与其中,服务学生10885人。
每到暑假,如何安顿孩子,一直是家长的烦心事,尤其是对于“双职工”家庭来说,更是身陷“一边忙上班,一边还需要照看孩子”的两难处境。“暑期托管”服务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一件孩子开心、家长称心、社会放心的实事好事。
“民生小事”折射城市温度。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优化、完善“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着力在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上下工夫、在提升“暑期托管”服务质量上做文章,通过积极盘活场地、师资、课程等资源,引进社会志愿服务,推动家校社企联动等多种途径和形式,打造“看护服务+文体活动”“看护服务+兴趣拓展”和“看护服务+社会实践”等托管模式,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享受到学习之余的快乐。
因时制宜,不断优化教学内容、运行模式、服务方式是办好“暑期托管”的关键所在。“暑期托管”既要办出亮点、办出特色,更要不断推陈出新,打造特色品牌,让孩子们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因此,“暑期托管”服务不能满足于“一托了之”,还需探索出更妥帖、精细的安排。比如,学校开放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合理提供一些游戏活动、文体活动、兴趣拓展、劳动实践等服务;比如,家长要让孩子在暑假期间多参与家庭劳动,尽可能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孩子,等等。通过家校合力,真正将“暑期托管”打造成学生提升自我的平台。
成长无小事、教育无小事。让孩子们过一个充实、有收获、有意义的暑假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暑期托管”服务保障,充分发动关工委老同志、教师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作用,引导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实现“暑期托管”工作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让“暑期托管”真正成为孩子向往、家长放心的“拓展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