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速评|“开学消费”莫成“开学浪费”
艾才国
这几天,各大中小学陆续进入“开学季”。无论是上幼儿园的小孩子,还是读大学的青年,每逢开学,就要对自己的“装备”进行“添置”或“更新”,从护脊书包、英语点读笔,到新款手机、笔记本电脑,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然而,很多价格不菲的装备,在购买后根本用不上,或存在功能上的“冗余”,导致一些“开学消费”成了“开学浪费”。
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有三点:一是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总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有要求,家长勒紧“裤腰带”也要满足。二是攀比心理作怪。别人给孩子买了“苹果三件套”,自己的孩子只有一部过时的破手机,怎么往别人跟前站?三是虚荣心理驱使。总感到孩子添置的“装备”越高大上,越能代表家长的实力,于是家长不惜在“开学消费”时“大把烧钱”,以此填补心中的“空虚”。
开学了,适当为孩子添置一些学习用品,无可厚非。尤其是大一新生,为方便学习与生活,的确需要备好电子产品,比如手机、电脑等。关键是要根据实际量力而行,不要使“开学消费”变成“开学浪费”。书包还是新的,可以继续用,就不必再重新购置;手机电脑还是好用的,就不必换新……仅仅因为溺爱、虚荣和攀比等因素,便不顾实际去追求所谓的“高大上”,甚至咬紧牙关、倾尽所有,为孩子配置远超需要的“入学装备”,没有必要。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作为家长,尤其要把握原则,不能因为溺爱而对孩子无原则迁就,孩子让买什么就买什么;而是应该坚持只有真正用得着的,才予以考虑。只要功能足够,不妨以物美价廉为选择标准。家长要尝试把“开学消费”的过程变成对孩子“金钱观”和“消费观”的教育过程,引导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可以说,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一笔财富。
当然,杜绝“开学浪费”并非只是家长的责任。学校要对孩子添置“入学装备”开展针对性引导,营造更加理性、阳光的校园氛围;商家不能在鼓励孩子入学“高消费”上推波助澜……全社会都要负起责任,自觉遏制浮躁、功利的社会风气。大家一起努力,杜绝“开学浪费”,将“开学消费”作为一堂社会教育实践课,引导孩子勤俭节约、自律自强,走好人生每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