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时评|让“小电商”联通乡村“致富网”
艾才国
“笋干到货了,点击链接下单!”在近日举行的一场“美丽四明山”涉农电商平台直播活动中,上万名网友在直播间跟随主播移步换景,一边领略四明风光,一边探寻鹿亭笋文化。短短一个半小时,直播间就售出笋干200多公斤。(5月10日《余姚日报》)
一根网线,一头连着广袤乡村,一头连着消费市场。市供销联社借助农村电商平台,为农产品销售插上“云翅膀”,使笋干、粉丝等乡村土特产从“无人问津”变为“抢手爆款”,着实让农民朋友尝到了甜头。“小电商”联通的是乡村“致富网”,托起的是百姓“致富梦”。
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长期以来,不少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导致一些优质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新电商平台的出现,不仅拓展了农产品销路,还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模式,培养出一大批懂市场、懂技术、会营销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实现了“扶贫”与“扶智”、“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的结合,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
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电商大有可为。让“小电商”联通乡村“致富网”,既要有体系化的思路,网络基础设施搭建、“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物流体系完善……一个都不能少;又要按市场规律办事,以可持续的战略眼光看待发展,以诚信为本、凭质量求胜,不贪一时之利,行稳方能致远。要切实让广大群众在电商经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在乡村振兴中展示电商经济的独特魅力。
电商人才培养是确保“小电商”联通乡村“致富网”的关键。一方面,要立足本地实际加强指导培训,助力更多农民朋友“玩转”互联网;另一方面,要不拘一格引人才,大力引进乡村创客等乡村能人,为农产品全流程线上销售提供更专业的技术力量。
推动农村电商行稳致远,还要做到严监管。既要线上发力,督促平台制订完善相关制度,对进驻商家严格审核,对消费者权益贴心保护;又要线下用功,经常进行样品抽检,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此外,还要将销售者的行为列入征信名单,通过强制手段加以规范。
从“一滴汗珠摔八瓣”的辛苦付出,到随手点击便可完成的畅通营销,从“走街串巷赚吆喝”,到在互联网上建起长久的销售版图,余姚乡村电商正在新时代大步行进,必将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