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时评|吹响“智造强市”冲锋号
万 荣
最近,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号召全市制造企业从担当历史使命、筑牢发展基石、厚植竞争优势的高度出发,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余姚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提供强大支撑。这个目标的提出,为我市吹响了从“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进军的冲锋号!
制造业强则工业强,工业强则经济强,经济强则民众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制造业是余姚竞争发展的优势所在、底气所在,也是余姚经济活力和民众富裕之源,在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建设、增加地方税收、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余姚过去的成就和优势,主要得益于制造业的发展和强大;今后要继续走在前列、扩大优势,仍然要靠制造业经济。必须承认的是,当下,与先进县市区相比,我市智能经济还比较薄弱,新型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亟待加速推进。根据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在这一阶段,智能经济的转型提升和发展壮大,对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促进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智造业战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推动工业经济大发展大提升上来,切实把发展和壮大实体经济作为余姚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率先发展的战略选择和主攻方向。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大力发展以智能制造业为主导的实体经济成为共识,发达国家加快推进“智能工业化”,积极实施产业回归和再造,全球制造业高端化竞争趋势日益明显,国际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围绕顺应国际宏观经济环境的新趋势、新变化,我市始终突出制造业“立市之本”的核心地位,始终强化制造业“兴市之要”的思想自觉,始终筑牢制造业“强市之基”的过硬底盘,全面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这既是主动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客观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上级要求的具体体现。为此,全市上下必须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坚持自主创新驱动,坚持市场需求引领,坚持信息化和工业化互动融合,坚持集群集约发展,以搭建大平台、发展大产业、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为重点,以强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积极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持续锻造高水平硬核实力、建强高能级产业集群、扩大高质量有效投资、打造高标准营商环境,全方位构筑余姚制造业发展新优势,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活力“最名邑”奠定坚实基础,推动余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发展新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