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号:

姚时评|向“撒野”的渣土车说“不”

2023-03-06 08:49 来源:姚界客户端 编辑 徐坚
分享

春 雨

为提升城市形象,保障辖区市容环境整洁,近期我市开展工程渣土领域专项治理行动,持续向“撒野”的渣土车“亮剑”,整治渣土车乱象,规范交通秩序,不断提升市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

近年来,随着余姚城乡建设大发展,新项目、新工地遍地“开花”,渣土车数量与日俱增。由于受“多拉快跑”等利益驱使,部分渣土车“装得像坦克,开得像飞机”,超载、超速成了“必选项”,违规、违法成了“潜规则”。渣土车的“集体疯狂”,既污染城市环境,又带来安全隐患,必须严加整治。

抓而不紧、治而不严,等于没抓、等于没治。对“撒野”的渣土车说“不”,就要严执法、零容忍、全覆盖。既要路面严控,发现一起“顶格”处理一起,记分、罚款,直至吊销驾驶证,一个都不能少;又要倒查运输企业、建筑工地的责任,该停业整顿的就让它“停摆”,整改不达效果不复工。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整治“撒野”的渣土车,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应深挖背后的深层问题,实施源头治理。为此,必须“关口前移”。既要深入渣土市场调研,强化对工程建设单位和渣土运输企业的教育引导,通过增加运力、上调运价等方式杜绝超限运输,实现大气污染治理和经营者收益的双赢;又要细化实化《渣土车运输管理规定》,要求渣土车保持外形完好、整洁,运输时做好密封、覆盖等工作,恶劣天气下应停止作业……这一系列规定既要写进制度,又要挂在墙上、记在心中,并落实在行动里。

谁都在管,谁都没有管好,往往是造成渣土车任性“撒野”的“元凶”。必须明确牵头部门、配合单位,把责任细化到每个环节;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机制,变“五指张开”为“攥指成拳”,形成共治共管合力。

声明:所有来源为“姚界客户端”和“余姚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余姚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574-62735052,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