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宇雯
说起排队,想必人人都不陌生。在食堂用餐要排队,到银行办业务要排队,乘坐公交车也要排队有序上下车。可以说,排队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行为秩序,看似简单的一次排队,折射出的却是一个人的素养和一座城市的文明。
近日,笔者就在城区一家医院的急诊大厅目睹了一起“插队事件”。晚上7点多,一名男子径直走到挂号收费窗口前,递上医保卡和病历本,对工作人员说“挂一个儿科号”。当时,挂号的队伍已经排起了“长龙”,个别独自带孩子来看病的家长,一边抱着病恹恹的孩子不停安抚,一边随着人流缓慢前移,眼神中满是无奈和焦急。
当问及“为什么插队”时,这名男子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孩子烧到40度了。”这下,队伍中的家长们纷纷发话,指责他的做法不应该,要不是病情紧急,谁愿意大晚上带孩子跑医院呢?但遗憾的是,指责归指责,在一片声讨中,该男子成功挂了号扬长而去。
虽然插队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并且存在于少数个体中,但这样的不文明行为会破坏社会总体的公平秩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人人都应牢记“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排队、文明排队,这不仅能维护安全,提高效率,更是对道德的坚守。此外,市民面对插队者要勇敢地说“不”,不能以沉默态度放纵这种行为,公共场所的管理者也要及时出面劝导,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把排队变成习惯,让文明成为常态。全国文明城市是余姚的“金字招牌”,身为这座城市的一员,希望我们能用实际行动树立文明风貌,达成文明共识,为进一步提升姚城的文明程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