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价千金。”初夏时节,凤山街道的杨梅喜获丰收。穴湖、同光、双河等村低山缓坡上的杨梅林,绿叶凝碧流翠,果实闪红烁紫,使人心醉,让人神往。
杨梅红了,游客来了,凤山街道迎来“梅”好时光。
图为穴湖村梅农在山上采摘杨梅。姚界客户端通讯员 陈仰洲 摄
6月17日,记者来到同光村蔡家自然村的一处杨梅基地,主人蔡维春正和妻子、亲戚挥汗如雨,采摘一颗颗硕大的杨梅。他们身旁的杨梅树上挂满了饱满鲜艳的杨梅。望着果实累累的杨梅树,蔡维春和妻子不禁喜上眉梢。
从杨梅树上爬下来后,蔡维春一边手脚麻利地把竹笼中的杨梅倒向包装盒,一边与记者攀谈:“我种植杨梅22年了,已经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管理经验,种植技术并不复杂,只要把牢三个环节就好了。一是春节前后要注意修剪树枝,二是开花结果时节要做好施肥管理,三是果实成熟之前要进行疏果。做到了这三条,杨梅肯定丰收。”
蔡维春告诉记者,他和妻子平时在工厂上班,种植杨梅只是“业余爱好”,他在七八亩山上种植了六七十棵杨梅树,结出的杨梅以送人为主,成熟时节,要么邀请亲友前来品尝,要么采摘一些送上门。吃过,送过,如果还有多余,就拿到市场上出售,一般每年有两三万元的收入。
“蔡老板,我们摘杨梅来了!”记者与蔡维春正聊得起劲,一名操外地口音的妇女突然走进杨梅基地。“欢迎欢迎,你们尽管挑好的采摘,爬树注意安全!”
那位妇女告诉记者,她叫张爱侠,来自安徽淮北,在同光村打工多年,租住的房屋与蔡维春家相邻,平时与蔡维春一家相处和睦,每年都来这里采摘杨梅……
同光村梅农在山上为杨梅装筐。姚界客户端记者 陈福良 摄
陪同采访的凤山街道农业农村办干部童升旭说,该街道的杨梅栽培面积为8344亩(全市栽培面积为9.8万亩),穴湖村、同光村、双河村居多,分别达到4100亩、1882亩、1300亩,辖区有杨梅观光采摘基地5个、杨梅树矮化示范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1个。为了方便农户和游客采摘杨梅,2014年以来,该街道投入资金,帮助农户建设杨梅山上山步道,长度达到2.82万米,深受好评。
据介绍,凤山街道的杨梅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上市时间较早,一般比其他地方早一周左右,今年虽然春季较长,气温偏低,上市时间较往年有所推迟,但是凤山街道的杨梅6月8日前后就上市了;二是杨梅品质较佳,位于穴湖村的西柳杨梅有限公司曾在202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家庭农场,2021年获得市科技示范户的称号,同光村农户杨国庆选送的杨梅多次在我市的杨梅擂台赛上获奖;三是杨梅品种多样,辖区杨梅原来以荸荠种为主,近年来,农户居安思危,先后引进东魁、水晶等优质杨梅品种,从而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凤山街道出产的优质杨梅。姚界客户端通讯员 陈仰洲 摄
凤山街道农业农村办测算,预计该街道今年杨梅产量可达5000吨,这些杨梅,除了在余姚本地直销,还通过快递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我省以及上海、江苏等地居多。
“最名邑,杨梅红,享共富”,小小一颗杨梅为助力凤山街道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