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 她是一名普通的妇产科医师,在生命的田园里,用真爱吟唱着一首首动听的歌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她以一名党员的身份,积极参与排头兵实践活动;她始终怀揣着“白衣作战袍,不负医者心”的赤诚之情,系母婴安危祸福于一身。她就是临山中心卫生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魏红丹。
2008年,魏红丹嘉兴学院医学院毕业后,同年十月参加工作,立足于临山镇,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自参加工作以来,她秉持医者仁心,践行医者使命,不断钻研新技术,用精湛的医术托起患者的健康和产妇的期许,她是患者眼里的“好医生”、同事心里的“好榜样”,是卫生院领导可以委以重任的中坚力量。
一个冬天的上午,魏红丹正在卫生院住院部值班,一个求救电话打乱了她整天的工作计划:一名外地产妇在家中分娩难产,哭声撕心裂肺伴有恐慌。魏红丹一边安慰产妇一边呼叫抢救小组到位,第一时间奔赴产妇出租房内。进门后,只见产妇面无血色躺在床上。魏红丹经过仔细检查,见一男婴臀位分娩,脐带已脱垂,她当即展开专业施救,将男婴顺利分娩下来,但因羊水粪染,婴儿已没有了生命体征。此时周边没有氧气设备,在万分危急之下,她顾不上脏和臭,果断和同事一起配合,进行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直到清脆的一声啼哭在耳边响起,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时刻我挺‘骄傲’的,因为我们真正做到了‘白衣为甲,不负韶华’,挽救了两条生命。”魏红丹说。
还有一次,魏红丹正坐诊,一个脸色苍白的外地妇女扶着墙慢慢地向妇科门诊移过来,以她多年的临床经验初步判断是“难免流产”且伴有“大出血”的危险,魏红丹立刻冲出门,把她搀扶到抢救床上,在简单询问病史及初步诊断后,当即开通绿色通道进行检查化验,不到10分钟,患者便被推进手术室,然而患者却因为没有带钱而拒绝手术,这意味着出血会越来越多,很可能产生休克,甚至极有可能危及生命。危急时刻下,魏红丹主动垫付手术费用,给患者及时进行了清宫手术,让患者转危为安。
2010年,魏红丹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2021年竞聘上岗成为院党务办主任。无论在党务工作上还是抗疫工作中,她都按照上级领导指示,深入宣传发动,全面负责党群工作的开展,统筹兼顾,最大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去年12月初,上虞疫情爆发,“边缘户”临山镇防控压力骤增。作为基层单位,在紧急会议后,魏红丹在临山镇全民核酸采样中担任起领队,带着队员参与核酸采样现场布置、区域划分。凌晨2点,她又和同事们一起回单位整理采样物资,凌晨5点,集结队员出发,通宵无眠。在采样期间,有时候一整天都喝不上一口水,有时候中饭和晚饭并一餐。连续5轮的全辖区核酸采样,时间紧、任务重,在院领导的指挥下,采样工作紧张有序,赢得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入职几年来,魏红丹用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先后获得余姚市四院医共体优秀党员、余姚市先锋团员、临山镇“十佳青年标兵”、市“优秀团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荣誉面前,她不沾沾自喜,更低调做人,用心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倾注爱心和奉献,把一次次荣誉变成爱岗敬业、奉献医者仁心的起点。
“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魏红丹同志不仅始终冲在卫生事业第一线,而且也乐于助人、甘于分享,将丰富的临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仁们,践行了一位‘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用坚守和执着传递着巾帼力量。”临山中心卫生院院长王达龙如是说。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