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风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共同富裕的重要桥梁,要坚持以联合更紧、合作更实、融合更深为方向,持续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合作”,努力构建共建共创共享的命运共同体。
首先,要坚持实体化运营,使农合联体现更强活力。要进一步推进各类为农服务主体的联合,引导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各环节融合互通,共同构建起纵横交织、多方协同的为农服务新型合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要积极探索农合联实体化运作平台,将生产、供销、信用等通用性服务整合到农事服务中心,通过发挥集聚作用和示范作用,更快推动乡村产业向集约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其次,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如泗门镇以“党组织建在农业产业链上、党员聚在农业产业链上、群众富在农业产业链上”为主线,探索成立以农合联为基础,以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党员种植养殖大户为主体的泗门镇新时代农合联党建联盟,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红色引擎”,创新构建农产品“2+2N”产销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带头致富作用,有效助农增收。各地农合联可借鉴泗门镇经验,依托区域主导产业和行业协会,组建粮食、杨梅、茶叶、蔬菜、葡萄、水产等产业农合联,建立规范化运行机制,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特色农业专业性服务体系。
再次,农合联执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基层网络,按照产业链与技术链、服务链深度融合要求,进一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组建社会化服务联盟和大学生农业创业联盟,全链条升级服务水平,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第四,要多渠道支撑、全领域凝聚共创合力。农合联要鼓励引导银行保险、快递公司等服务型企业加入,提供多渠道的要素支撑,激发农民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托举起共富梦想。要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电商,积极探索网红直播、社区销售、微商直销、网上农博等模式,构建以品牌为引领的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生产、服务标准化建设,以线上线下融合方式推介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第五,要完善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规范“企业+产业农合联+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在农产品市场价格下滑时,确保对农户实施最低保护价收购,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如市榨菜协会每年出台榨菜鲜头收购保护价,保证种植农户有盈利。
最后,要强化信用服务,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和金融“强资本”的有效对接,促进“资金”“保险”双管齐下。要推出面向不同群体、具备不同功能的惠农金融“组合拳”,扩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领域,急农民所急、供产业所需,使农合联的力量渗透到乡村振兴的各个领域,树立起奔往共富路上“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的“余姚样板”!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