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停
宽度仅1米的人行道上,设有一条30厘米宽的盲道,而一旁绿化带内长势颇好的灌木丛又将这“来之不易”的盲道遮挡了一半多。沿路向北走去,盲道随着人行道一起消失在了一个小花坛边,“戛然而止”。近日,记者路过星光御墅小区西门与西南门之间的路边,看到了一条这样的“奇葩盲道”。
一座城市的无障碍设施是否规范完整,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的关键内容之一,更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如果说规划、建设好盲道是城市的应有责任,那做好维护管理、保障盲人安全出行就是城市最深切的人文关怀。而当前,各地屡屡出现的盲道设计不合理、被肆意侵占、盲道砖成为装饰物等现象,不仅是对盲人出行的无情阻碍,更是让整个城市文明形象大打折扣的刺眼符号。
盲道不“盲”,文明才有“眼”。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只体现在整洁有序的物质环境上,还应体现在精神层面的温柔关照上。守护好盲道,确保盲人出行安全,是整座城市应有的责任与义务。其间,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也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作为城市设计和管理者来说,需要多倾听盲人的感受和意见,切实规范盲道建设,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行走路线,把对盲人的关爱体现在一点一滴的细枝末节当中。一方面应当遵守严格、规范的盲道建设标准,科学设计、完善规划,建好盲道;另一方面,要以高效、体贴的宗旨抓好后续管理,真正让盲道服务对象受益。与此同时,每一名市民也要加入到守护盲道的队伍中来,多些感同身受,杜绝违规占用,及时反映建设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等问题,把盲道还给盲人朋友,让他们出行之路“无障碍”。
编辑:夏丽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