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 近日,在四明山镇中心小学的综合实践基地里,十几名学生正热火朝天地挖红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挖出的红薯一株有四五个,最大的像皮球一样。挖完红薯,学生们虽然又热又累,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通过自己动手种红薯、挖红薯,我们明白了粮食来之不易,以后我们会更加珍惜粮食,争取每餐都做到‘光盘’。”六年级学生卢意涵告诉记者,每个月一到两次的劳动教育课是她最期待的课程之一。
校长杨甄国向记者介绍,自2013年综合实践基地建成后,学校开始探索如何在山区为学生们带来相应的综合实践课程,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校的规划下,操场边一块近700平方米的空地被开垦为菜地,各个班级每月在这里开展一到两次的劳动教育课。玉米、土豆、番薯、青菜……学生们亲手种植、施肥、除虫、采摘。等种下的作物成熟后,学校食堂会进行烹饪,以点心、午餐等形式供学生们享用。
“开设了劳动教育课后,不少学生通过观察农作物生长,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不少学生从中明白了珍惜粮食的道理,更有学生在与自然亲近的过程中,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杨甄国说。
“我们的学生普遍比较淳朴善良,学校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保持纯真和好奇的天性。”副校长王科认为,通过劳动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品格,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带来积极影响。
如今,该校的综合实践基地里除了种植蔬菜,还引入了一批四明山特色白茶,让学校的“小菜园”增添了四明山独有的特色。“未来,我们还将带领学生一起种植灌木等植物,让学生学到更多的自然知识。”杨甄国说道。
编辑:唐赛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