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新闻网讯(记者 沈华坤)近日,在宁波市第四届红茶评比中,位于大岚镇柿林村的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四窗岩”红茶获得金奖。这是这家长期以来从事绿茶生产的茶叶加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走多元化发展道路的结果。作为企业创始人的沈永楼,虽年近花甲,却始终保持着创业创新的激情,研制红茶是他探索大岚茶产业多元发展的一个举措。
1951年10月1日出生的沈永楼是土生土长的柿林人,回忆起自己“茶人”之路的起点,还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刚开始种茶,沈永楼对技术、管理并不熟悉,得益于宁波和我市政府对茶叶产业的支持,省市茶叶专家经常到四明山上指导茶农的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沈永楼认真听取专家意见,遇到问题及时向专家请教,在生产实践中慢慢摸出了种茶产茶的“门道”。几年下来,无论是茶叶的种植技术、防病治虫,还是采摘加工,他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90年,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辞去柿林村党支部书记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茶业中。很快,他就创办了余姚市四明龙尖名茶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9月更名为余姚市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
谈起自己“茶人”之路的转折点,沈永楼告诉记者,这里面还有一个略有曲折的故事,就是引种安吉白茶。安吉白茶在省内外打响品牌时,当地出于地方品牌保护的考虑,限制安吉白茶的外地引种,沈永楼想把安吉白茶引种到四明山就遇到了困难。这个引种难题的解决,得益于我市农林部门与安吉方面的协调,最终把安吉白茶这个茶中“凤凰”引到了四明山深处的大岚。
沈永楼欣慰地介绍,引种“安吉白茶”是他生产优质茶的重要一步棋。也许是大岚地处高山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他引种的“安吉白茶”品质上乘,口感和香味明显好于平原地区种植的安吉白茶。收获季节,他种的安吉白茶十分畅销。即便在这两年销量和价格普遍走低的市场环境下,沈永楼的白茶都能一销而空,价格也没有受到很大影响。对此,他总结了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茶叶品质好打开了市场。
身为一个长年从事茶业的“茶人”,沈永楼意识到企业要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开发茶叶新品种、开拓新市场。近几年,随着红茶热、保健茶热的兴起,他又摸准市场脉搏,先后开发了红茶、黄金茶新品种,和白茶一样,它们也受到了市场的热捧。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高端消费需求,沈永楼还开发了“白茶花”这一独特新品种茶。“白茶花”和黄金茶一样有着独具韵味的芳香,可谓茶中珍品。虽然这两种茶产量不高,但价格高、效益好,市场供不应求,开发高端茶让企业尝到了甜头。
在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各式各样的茶叶加工设备,沈永楼自豪地告诉记者,公司经过多年引进先进设备,已经成为四明山区茶厂中生产加工设备最齐全的厂家,先进的设备大大提升了茶叶生产的效率和茶叶的品质。2013年,公司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化名茶厂”,在近年举办的中国、浙江绿茶博览会名茶评比活动中,公司生产的绿茶、白茶多次荣获金奖。如今,四窗岩茶叶有限公司联结附近100多户茶农,每年为当地农民增收500余万元,他也多次被评为市、镇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陈沐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