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部门统计的交通事故数据显示,电动车依然是交通事故的“主角”。驾驶电动车不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因此,不少电动车驾驶人的交通安全知识缺乏、法制观念不强、安全意识薄弱,闯红灯、骑入机动车道、逆向行驶、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较为普遍。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交通事故是由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碰撞而引起的。那么,作为机动车驾驶员,如何才能避免与电动车发生碰撞呢?交警提醒,防御性驾驶十分重要。
绿灯放行不放心
红绿灯下有陷阱
闯红灯是电动车驾驶人经常出现的交通违法行为,电子警察又无法拍摄(即便能拍摄也无法实施处罚),因此不少电动车驾驶人有恃无恐,屡闯红灯,好多事故往往就在闯红灯的时候发生了。所以,汽车驾驶员经过红绿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做到“绿灯放行不放心”,控制车速,注意观察,不要盲目行驶,以防御性驾驶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
行车中,“抢”绿灯“尾巴”是一个很不安全的交通陋习。汽车驾驶员往往在绿灯倒计时时加速冲卡,但他们的心里又害怕闯红灯,往往抬头注视着红绿灯,以致明明可以看到的周围情况没有看到,待发现时,已经来不及采取避让措施了。这样的因“抢”绿灯“尾巴”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如今年在姚北大道的一个路口,发生了一起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造成电动自行车驾驶人死亡的事故。究其原因,是轿车驾驶员抢绿灯“尾巴”,闯了黄灯,而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闯了红灯。结果,双方因违反“不遵守交通信号灯规定”同一条款,各负同等责任。
十分把握七分开
留着三分防意外
俗话说,“十次肇事九次快”。车速快,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就无法正确处置,往往容易发生事故。而且车速越快,撞击力越大,事故后果也越严重。尤其是在道路宽阔、交通情况良好的情况下,汽车驾驶员更应“留着三分防意外”。
“车子越开越怕,车速越来越慢”,这是一些老驾驶员发出的感慨。汽车超速行驶的危害不言而喻。早些时候,城区长安路发生了一起轿车与电动自行车碰撞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虽然电动车有逆向行驶的交通违法行为,但当时长安路上车辆少、交通情况较好,若轿车驾驶员按正常速度行驶,即使发生碰撞也不致于造成如此后果。原因就是当时轿车驾驶员严重超速,与电动自行车发生了猛烈碰撞,造成电动自行车上的夫妻俩当场死亡。事故现场,不仅电动车被撞得支离破碎,连轿车也严重变形,前后挡风玻璃被洞穿,可见当时的撞击力有多大,车速有多快。
瞬息万变多提防
危险潜伏在盲区
车辆在行驶中会出现各类视线盲区,有固定的,也有动态的。固定盲区,是指一些被建筑物、树木、山体等遮挡视线的路口、拐弯口等“老虎口”。如驾车经过弄堂口时,由于房屋或围墙遮挡了视线,若路口突然驶出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往往会惊慌失措。动态盲区,主要是指行车中被附近车辆遮挡了视线,这种瞬间即逝的动态性盲区隐蔽性强,容易因双方当事人疏忽而发生事故。比如,当超越一辆同方向行驶或者停放的车辆时,由于被超车辆或停放车辆的遮挡,双方都无法看到对方,当一方从被超车辆或停放车辆前突然窜出时,碰撞就在猝不及防中发生了。
交警部门提醒汽车驾驶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注意周围车况,谨慎驾驶;同时也希望电动车驾驶人吸取教训,依法骑车、文明骑车、安全骑车。
(来源:余姚新闻网-余姚日报 编辑:魏士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