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生产
受“菲特”台风影响,农业生产严重减收,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降10.0%。其中农业产值40.01亿元,下降8.8%;林业产值3.05亿元,增长0.9%;牧业产值12.18亿元,下降18.2%;渔业产值5.77亿元,下降5.1%;完成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53亿元,增长1.9%。全年肉类产量4.29万吨,鸡鸭鹅蛋产量0.71万吨;生猪年末存栏数22.56万头;农作物播种面积93.1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20万亩,实现粮食总产量17.60万吨,比上年减少3.3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5.55万亩,蔬菜产量75.14万吨;茶园总面积5.94万亩,茶叶总产量4267吨;果园总面积11.53万亩,其中杨梅园7.53万亩,葡萄园1.18万亩。水果总产量18.75万吨,其中杨梅4.34万吨,葡萄3.09万吨。
(二)农业现代化
开展现代农业“1312”工程,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相关工作全面启动,滨海先导区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批复并启动建设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特色农业精品园6个。成功举办第四届农博会,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21个省市580余家企业参展。新增余姚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新申报宁波市示范性家庭农场10家、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6家。新申报省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宁波市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新认定规范化合作社8家。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城市品位和市民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农业风险体系防范进一步健全,全市82个重点村设立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点,共实施保险品种20个。
(三)新农村建设
培育建成二六市村、湖北村、曹娥村、开元村和横坎头村等5个宁波市中心村,杨家村、金冠村等2个宁波市特色村和三七市镇“梅林古韵”精品线。创建宁波全面小康村6个。规划实施的31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全部完成规划设计编制,其中15个已通过规划评审,11个精品村已确定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